在互联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地球上有三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印度根除种姓制度,在韩国铲除财阀集团,以及在墨西哥消灭毒枭势力。
在这三件难题中,种姓制度和财阀集团都属于特殊的社会结构。虽然它们对国家发展有害,却并未直接威胁到国家政权的根基。印度和韩国的政府并非不愿意解决这些问题,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社会变革逐步推进。
然而,墨西哥的毒枭问题截然不同。毒品作为全球性的公共敌人,其禁毒行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但在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禁毒的危险远超贩毒本身,政府军队在面对毒贩时屡屡受挫,每一次扫毒行动都伴随着大量伤亡。
墨西哥的“毒品战争”堪称21世纪最大规模的禁毒行动。墨西哥政府派出军警对抗毒贩,已经持续了十余年。然而,结果非但未能根除毒贩势力,反而使国家陷入了近似内战的混乱边缘。
在墨西哥的边境地区,毒贩已经演变成军阀式的武装集团,他们不仅招兵买马抗衡政府,还大肆滥杀无辜,令当地民众人心惶惶。
展开剩余89%回顾历史,上世纪中叶的墨西哥曾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是拉丁美洲的领头羊。可到了20世纪末,随着贩毒网络的迅速扩展,墨西哥超越哥伦比亚,成为“美洲毒品重镇”。
那么,墨西哥为何沦为毒品犯罪的温床?为何毒枭能割据一方?墨西哥正规军又为何屡屡败给这些毒贩?
提到毒品,中国人通常会联想到鸦片,这种毒品曾在近代席卷全球。19世纪初,印度生产的鸦片是英国输入中国的主要商品,给英国带来了数千万两白银的利润。
同一时期,鸦片在美洲也广泛种植,最初作为药物在药店出售。美洲原生的古柯叶、输入的鸦片和大麻,在当地市场非常普遍,人们不仅用于医治,也常作食用。
到了20世纪初,社会逐渐意识到毒品的危害,比如导致人体虚弱、精神亢奋甚至行为异常。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积极倡导禁毒。
墨西哥政府在那个时期禁止公开销售鸦片、古柯碱、大麻和吗啡,甚至对烈酒也实行限制,因为它们都会败坏社会风气。
此后五十年间,制毒和贩毒在墨西哥被视为严重犯罪,政府对此严厉打击,因此毒品网络始终难以大规模发展,吸毒人数也相对较少。
但“难以发展”并不等于“完全无法发展”。由于墨西哥边境地区地势复杂,中央政府控制力有限,那些偏远山区的贩毒活动迅速扩展,因为这个行业利润极其丰厚。
而推动墨西哥毒贩崛起的关键并非国内市场。墨西哥大多数民众贫穷,无力消费毒品,其真正的市场在北方的美国——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大城市。
美国人愿意为鸦片和大麻等毒品买单,美国的西西里黑手党几乎可以无限量供应货源,墨西哥毒贩从不愁销路。
墨西哥政府对此早有察觉,但中央权力难以深入边境州,禁毒行动成效有限。那个时代,墨西哥地方政府甚至与毒贩勾结,警察和军队与毒贩密切合作,只要毒贩缴纳保护费,执法者就会放任其毒品生意。
最初,墨西哥毒贩以大麻为主,到了20世纪60年代,南美的可卡因市场兴起。智利、秘鲁、哥伦比亚成为可卡因主要生产国,每年从美国赚取数百亿美元。
墨西哥当时在毒品网络中处于“尾随”地位,除了大麻销售外,只偶尔帮助南美毒枭运输货物,赚取些许利润。
但形势很快改变。美国政府和哥伦比亚政府联合打击毒贩,80年代初,美国封锁了海上和空中的运毒通道,迫使哥伦比亚毒贩依赖墨西哥作为中转站。
这一变化让墨西哥获得了更多毒品利润,催生了最早一批本土毒枭。
进入90年代,随着南美大毒枭如埃斯科巴被消灭,输美的可卡因供应锐减,美国政府一度宣称禁毒取得巨大胜利。
然而,市场需求巨大,吸毒者数量激增,推高了可卡因价格,全球毒贩纷纷涌向美国市场。
墨西哥毒枭抓住机遇,开始自己生产可卡因供应美国。
制造可卡因难度不高,古柯叶经过简单加工即可出售。南美山区曾布满土作坊,而墨西哥人因早年炼制鸦片,对提取工艺驾轻就熟。
到80年代末,墨西哥毒品产业规模疯狂扩张,边境地区毒枭肆无忌惮向美国运毒。美国政府公开指责墨西哥政府不作为,要求合作缉毒。
尽管美墨联合行动曾在墨西哥西部取得一定战果,90年代后美国加入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却对墨西哥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协议取消了北美地区的贸易壁垒,使美国廉价工业品和农产品涌入墨西哥市场,摧毁了当地大量产业。
特别是在农业领域,美国廉价玉米几乎倾销墨西哥市场,致使本土农民无利可图,生活陷入困境。
无奈之下,许多农民转而种植利润丰厚的毒品作物。
从此,墨西哥的毒品产业如脱缰野马般迅速扩张,尤其在边疆地区,大麻、罂粟和古柯成为主要种植作物,农民靠此维生。
90年代后期,墨西哥毒品市场基本垄断美国市场,每年毒品收入超过200亿美元。
毒枭势力庞大,毒贩火拼频繁,警方压力巨大。
但墨西哥警察收入低廉,面对高风险工作,腐败逐渐蔓延,警方与毒贩勾结成常态,只要毒贩支付保护费,警方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部分偏远地区,警察甚至将治安权交由毒贩掌控,自身则收取保护费。
权力的诱惑让毒枭开始腐蚀墨西哥政府,从国会议员、部委官员到军队将领,无不被毒枭金钱笼络。
由于毒品产业利润丰厚,毒枭开出每年几十万美元的贿赂,极少数官员能抵挡诱惑。
21世纪初,地方政府甚至公开与毒枭合作,毒贩缴税作为回报获得指定种植区域、生产加工场所,并开辟秘密运输通道。
政府和军队的腐败为毒枭提供了庇护,使他们得以为所欲为,部分毒枭更由毒贩转型为拥有武装力量的军阀。
这些毒枭利用从美国赚来的巨额资金大量采购军火,武装手下。在锡那罗亚州等偏远地区,他们甚至从墨西哥陆军吸纳士兵,组建了战斗力堪比正规军的私人军队。
不过,毒枭间争夺市场和运输线路的激烈冲突持续不断,枪战和屠杀频发,造成了墨西哥社会极度混乱。
骇人听闻的断头、断肢和焚尸画面频频出现在街头,毒枭甚至将行刑视频上传网络,以震慑对手。
2006年,墨西哥中央政府终于下定决心,发起“毒品战争”,全面打击制毒、贩毒和暴力犯罪,力图恢复国家秩序。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墨西哥政府的勇气与决心,但这场战争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惨痛的悲剧。
禁毒行动需依赖军队和警察,而这两个部门早已与毒枭利益盘根错节,许多官员和军人都是靠毒枭的金钱养大,难以真正对抗毒贩。
因此,禁毒行动屡屡受挫,秘密行动频被泄露,军警时常陷入毒枭设下的埋伏,死伤惨重。
为恐吓政府,毒枭还会将被捕的军警斩首分尸,尸体抛弃路边,同时对缉毒警察家属进行报复。
“毒品战争”进行数年后,墨西哥的暴力犯罪不仅未见减少,反而大幅增长,暴力蔓延至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
到了2010年以后,墨西哥毒枭武力全面超越政府军,他们从特种部队挖掘骨干,打造装备精良的军队,从全球市场采购先进武器。
如今的毒枭军队,其火力装备甚至不逊色于美国特种部队。在其势力范围内,他们拥有绝对权威,手下定期巡逻“边境”,俨然一国之内的“国中之国”。
墨西哥缉毒部队与毒枭的冲突,常常演变成毒枭追击正规军,正规军被迫举白旗投降,这种情况甚至只有在20世纪中期的东南亚内战中才见过。
另一方面,支持禁毒的墨西哥地方官员命运凄惨,市长和州长被毒枭暗杀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向全世界昭示了墨西哥“毒品战争”的惨烈失败。
2019年,墨西哥政府被迫宣布长达12年的“毒品战争”结束,总统洛佩斯避免用“胜利”字眼,民众心知肚明其背后的无奈。
这12年间,据官方统计有20万人被谋杀,失踪者不计其数,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远超统计数字。
如此大规模的暴力相当于一场持续的地区战争。
2019年以后,墨西哥政府转变策略,声明禁毒不再是当务之急,必须直面毒品背后的社会现实,努力摆脱困境。
洛佩斯总统的话切中要害:经济崩溃、高失业率、农民破产,这些才是导致墨西哥失控的根本原因。
显而易见,墨西哥若想洗净毒品带来的血污,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进行深刻的国家改革。如今的墨西哥政府正为此付出艰辛努力。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墨西哥政府斗不过毒枭?》,赵灵敏
2、《墨西哥:30多名市长死于毒枭之手》,李忠东
发布于:天津市诚信配资-正规炒股平台有哪些-实盘配资公司-正规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