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俄乌战火不断激烈的东部战区,俄军的火力封锁曾让不少乌军伤员陷入了“呼救无门”的窘境。在红军城等地的巷战中,地下矿道和地面工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战场环境。被困的乌军伤员平常都得面对援兵难到、撤离无门的尴尬局面。
之前,基辅调动美制黑鹰直升机急救,结果就是因为被俄军无人机跟踪,再加上地面雷达锁定,救援行动失败,11名救援人员都牺牲了。而在这种情况下,一架地面无人机居然突破了俄军“锁喉式”的封锁圈,完成了六次按惯例都没能成功的救援任务。
这架看似平凡的地面无人机,竟然能够在战场上创造出救援的奇迹,实在是让人挺意外的。它的成功也反映出乌军在战场上的一些变化,可能是技术上的提升,或者是战术上的革新,让传统的救援方式变得更高效、更灵活。
地点是在东部战区的一家战地医院,乌军的一名士兵受伤后用止血带止血,但伤情太严重,33天内没法转送。乌军第一独立医疗营接连六次试图撤离,结果都被俄军火力密集封锁,没能成功。
那会儿战场形势坏得不得了,俄军借助“地面推进+空中防护”合作的优势,把该区域的地面通道全都封锁死了,凡是普通的救援队想行动都能被对方猛烈反击。就在大家都快绝望的时候,医疗营的官兵决定用地面无人机系统进行第七次救援,想搞个突围。
之前这些无人机多用来做侦察或攻击任务,这次却破天荒地用在医疗撤离上。凭借它们小巧灵活的体型和抗干扰的性能,顺利躲过了俄军的雷达监测和火力拦截,把重伤的士兵安全送到后方医院。现在,这名士兵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正在接受专业康复训练呢。
在2025年11月7日举行的军事工作会议上,泽连斯基动情地讲述了这次救援的艰难过程,还当场签了个授奖的法令,给所有参加行动的人员都颁发了国家荣誉奖章。
乌克兰国防部随即发表公告,指出这是乌军首次在恶劣的战场条件下,成功利用地面无人机系统实现伤员撤离,为今后的战场救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实际上,这次救援的突破不能算是偶然的,而是乌军无人机使用理念不断升级的必然成果。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无人机的功能已经从最初的侦察和攻击扩展到后勤支持、医疗救助等多个方面。
之前,俄军在前线首开先河,装备了光纤制导无人机,想占点技术上的便宜,而乌军则不拘泥于传统,用新招儿让无人机在战场上展现出更多花样。军事专家说,这次救援行动也证明了乌军的作战思想变了啦,就是靠科技创新来弥补战场上的不利,把装备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无人机救援搞得挺顺的,离不开乌军背后那套体系支撑。泽连斯基在这次军事会议上明确说,要相关部门在一个月之内给出一份关于装备采购体系的详细改革方案,把资产处理、装备报废这些环节存在的毛病改掉,建立一个更高效、更公开透明的采购机制。
为了确保改革顺利推行,政府将额外拨款专门支持旅级作战单位,重点照顾那些在激烈交战区里的军团。除了这点之外,乌军也在加快新型装备的装备进度,争取尽快达到使用要求。
到了11月初,德国答应的两套“爱国者”防空系统已经正式交付了。再加上美国和其他盟友提供的装甲运兵车、便携式防空装备和电子战设备,这些先进的武器都优先配发给顿巴斯地区负责防御任务的主力军,帮着前线战斗和救援行动筑起更加坚实的防护屏障。
人员保障体系的健全同样为战场突围打下基础。2025年2月11日,乌克兰政府批准了招募18至24岁公民参军的方案,志愿服役者可以签下一年的合同,获得100万格里夫纳(约合2.43万美元)奖励,还可以自主选择兵种。
这次会议上谈到的军队服役合同制度改革,差不多快到尾声啦,接下来会把各级官兵的权利义务搞得更清楚,在待遇保障、轮休安排、晋升渠道这些方面,都要细化规定,确保更有章法。
泽连斯基说,这些改革的目标就是让每个士兵都弄明白自己的权益,更专心地完成战斗任务。对于前线的战士们来说,制度更明晰,后勤更到位,不但能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还能让他们在危险面前不用担心后勤问题。
冬天快到了,乌克兰军队又遇上了新一轮的战场难题。国防部副部长马利亚尔直言,部队不光得配齐武器装备,还得保障士兵们在严寒天气下的基本生活需要。现在,乌军正加快发放防寒装备,改善前线阵地的生活条件,来应付冬天带来的种种不便。
战事陷入僵持状态时,泽连斯基政府采取了很多办法来维持部队的战斗力:加大财政支持,改善后勤供应;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官兵士气;还不断完善战地医疗救援体系。这些措施合起来,成为乌军坚持作战的关键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0月30日,泽连斯基签了一道法律,把乌克兰的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又延长了90天,直到2026年2月3日。这一动作,充分展现了乌克兰政府坚持战斗、加强军队建设的坚决态度。
这场没完没了的打仗,正带动乌克兰军队体系的深层次调整,从装备采购的流程改良到无人机技术的多样化应用,从士兵权益的制度保障到冬季后勤的精准调配,每一项变革都紧密贴合战场实际需求。
第一独立医疗营的无人机救援案例,只是这场变革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体现了乌军官兵的勇敢和创新精神,也证明了技术与制度结合在战场上的重要作用。正如泽连斯基在军事会议最后所强调的,乌克兰必须不断调整以适应战场的需求,为保卫国家的勇士们提供最坚实的支撑。
虽然未来仍有不少难关等着他们,乌克兰军队在武器、制度和思想上的一些改变,正逐步累积应对复杂局势的能量。在这场以坚持为主轴的较量中,每一次救援成功、每一项制度的改善,都在为最终的胜利添砖加瓦。
诚信配资-正规炒股平台有哪些-实盘配资公司-正规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