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还没分胜负,瑞士先崩了?200年中立国,咋混到这地步
你敢信吗?在咱们这些老家伙的记忆里,瑞士这个名字,那就约等于“保险柜”。管你外面打成一锅粥,世界大战都打了两场,人家瑞士的山沟沟里头,照样是歌舞升平,安安稳稳地帮全世界的有钱人管着钱袋子。可谁能想到,这世界上最牢固的保险柜,自己先从里头生锈了。
这事儿说起来,真有点让人唏嘘。想当年,1815年维也纳会议,欧洲那帮王公贵族坐下来,大手一挥,给瑞士盖了个戳——“永久中立”。这可不是空头支票,是写进国际法里的金字招牌。从那以后,瑞士就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成了一个谁都不得罪的世外桃源。
光当老好人还不行,得有看家本领。1934年,瑞士人精明地推出了《银行保密法》。这玩意儿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把为客户保密这事儿,从行业规矩直接上升到了国家法律。你要是敢泄露客户信息,对不起,等着坐牢吧。这一招,简直是给全球富豪们的心里装了个定盘星,钱不往这里放,往哪里放?
就这样,全世界的钱跟潮水一样涌向阿尔卑斯山。巅峰时期,全球三分之一的离岸财富都躺在瑞士的银行金库里。瑞银、瑞信这两大巨头,更是富得流油,管理的资产规模听着都吓人。可以说,金融就是瑞士的命根子,是这个国家能过上好日子的根本。
可万万没想到,2022年,一声炮响,彻底把瑞士人从延续了两个世纪的美梦里给震醒了。俄乌冲突爆发才四天,瑞士联邦委员会就做出了一个让全世界都跌破眼镜的决定:跟着欧盟,制裁俄罗斯。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瑞士冻结了俄罗斯上百亿美元的资产,禁止黄金贸易,甚至还破天荒地加入了北约主导的“欧洲天空之盾”防空系统,这不等于变相地军事结盟了嘛。后来又在自己家门口办了个所谓的“和平峰会”,却唯独不请冲突的另一方主角,这姿态摆得,明眼人都看得懂。
瑞士人可能觉得,自己是迫于西方世界的巨大压力,不得不“随大流”。但他们似乎忘了,自己卖的不是别的,恰恰是“中立”这块金字招牌。你一个号称绝对中立的保险柜,今天能因为压力冻结一个客户的资产,明天就能冻结另一个客户的。这下,全世界的富豪们心里都开始犯嘀咕了:这地方,还安全吗?
信任这个东西,建立起来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摧毁它,一个错误的决定就足够了。
第一个倒下的,就是有着167年历史的庞然大物——瑞士信贷。这家老牌银行,曾经是瑞士金融界的骄傲。可自从瑞士放弃中立的消息一出,客户就开始用脚投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两千多亿瑞郎的资产就这么流走了,跟开了闸的洪水似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瑞信自己内部也是一屁股烂账,投资踩雷亏了一大笔。内忧外患之下,挤兑潮终于爆发了。储户们疯了一样地去银行提款,一天之内就卷走了100亿瑞郎。股价暴跌,百年老店眼看就要关门大吉。
瑞士政府急了,最后只能强行拉郎配,让瑞银用一个“白菜价”把瑞信给收了。这还没完,为了填窟窿,瑞士监管机构做出了一个更狠的决定,直接将瑞信发行的价值160亿瑞士法郎的AT1债券减记为零。这一下把全球金融圈都给得罪了,因为这完全是破坏了游戏规则。按照常理,银行破产清算,股东的损失应该在债券持有人之前,结果瑞士倒好,为了保护股东,直接把债券持有人的钱给黑了。这事一出,谁还敢买你瑞士银行的债券?
多米诺骨牌一旦倒下,就停不下来了。瑞士央行紧跟着就爆出巨额亏损,创下一百多年来的最惨记录。国际评级机构也纷纷下调瑞士的主权信用评级。这对一个靠信用吃饭的国家来说,简直是釜底抽薪。
资金开始了一场“大逃亡”。据统计,超过四千亿美元的财富,在短短两年内逃离了瑞士。它们去了哪儿?新加坡和迪拜。这两个地方,一个法制稳定政策灵活,一个干脆主打免税,对资金来源也不刨根问底,一下子就成了新的财富避风港。
眼看着祖宗几代人攒下的家业就这么被败光了,瑞士老百姓终于坐不住了。大街上到处都是抗议的人群,指责政府“软骨头”,毁掉了国家的立国之本。一项要求恢复中立的公投倡议,轻轻松松就集齐了十多万个签名。民意汹涌,可见一斑。
政府也想补救,又是派高官去美国谈判,又是计划降息刺激经济。可这就像一个得了重病的人,吃什么药都效果不大了。降息吧,怕资本跑得更快;加息吧,又怕把本国经济给彻底按死。真是左右为难。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瑞士的国家认同都开始动摇了。瑞士人一直有一种独特的“Sonderfall”,也就是“特殊案例”的自我认知,觉得自己的国家是独一无二的,是靠着中立和自主才在强权林立的欧洲生存下来。现在,这个“特殊”的光环,正在褪色。
未来的路,恐怕不好走。金融业的失血短期内停不下来,那些流失的客户和资金,想再回来,难于登天。更可怕的是,实体经济也受到了牵连,高端制造业开始外迁,制药巨头也把投资转向了美国。
说到底,瑞士这次的危机,给我们这些局外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在一个越来越撕裂的世界里,想当一个两边讨好的“中间人”,已经越来越难了。政治上的信用,就是金融上的生命线。他们花了200年时间,才让世界相信他们是绝对可靠的保险柜,结果却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亲手砸掉了这把锁。这代价,实在是太沉重了。
诚信配资-正规炒股平台有哪些-实盘配资公司-正规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